文艺青年宋玉据说是屈原的学生,也在楚国供职,官至大夫,有才华,人清高,还是个花样美男,不免有些遭人羡慕嫉妒恨,因此坊间对他的流言蜚语不少,而且还传到楚襄王那里去了。看来,宋玉是没法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了,那他怎样为自己的名誉危机进行公关呢?
我们看第一起案例。某天,宋玉的老板楚襄王对宋玉进行道德质疑:“宋先生,咱楚国从高富帅到矮矬穷都对你有意见,是不是你没加强修养啊?”
宋玉听了,开始发挥自己的文艺范,避实就虚,没有纠缠于具体指控,而是从一场演唱会谈起。他告诉楚襄王,楚国首都有一场小型演唱会,歌手唱“下里巴人”这样的流行乐时,满场喝彩,荧光棒直晃眼;歌手觉得要提高一下层次,于是开始唱“阳阿”,结果只剩下几百个粉丝应和;歌手执意要走高大上的路线,最后玩起了古典音乐“阳春白雪”,这下好了,现场的粉丝几乎都跑光了,只剩下几个高人应和,估计听众人数比乐队人数还少。
宋玉接下来总结说,老板,您明白了吧,楚国人说我为人不怎么样,不是我真的有问题,而是他们的审美眼光有问题,跟不上我的层次,“是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”。
对于名誉质问的回击,不是刑事案件,不可能一一拿出证据来,而且那样也会损坏宋大师的面子。既然是文艺青年,那就得有点文艺范,你们俗气我不俗,用一个上档次的比喻回击,既不失文艺范,又把问题讲清楚了,而且把那些造谣者的档次降低到“下里巴人”的地步,高低一下就见分晓了。
作为文艺圈的人,回击谣言时,自然要清高一点、文艺一点,才对得起自己的公众形象。
再看一例。宋玉长得文雅英俊,“体貌闲丽”,又能说会道,还经常跟着楚王出入后宫,这给绯闻提供了足够的空间。于是,有个叫登徒子的大臣马上进谗言:大王,您带着这么个能说会道的小白脸进后宫,不怕美女们勾引他吗?
楚王于是就质问宋玉。宋玉很高明,他没有傻乎乎地辩白说自己和后宫某某佳丽没关系,那样只会越说越不清白,澄清绯闻的手段之一就是避开与具体绯闻对象的纠结。宋玉还是从自己的品位上说事,他说天下最美的美女圈是楚国的美女圈,而这个圈子里,就属我宋玉的女邻居最美。
接下来,富有文学才华的宋玉又为中国美女文学贡献了一段经典的描述,他说这位邻家姑娘的身材,加一公分嫌高,减一公分嫌矮;皮肤白得恰到好处,涂上脂粉嫌太白,施加朱红又太赤。眉毛像翠鸟羽毛,肌肤像白雪,腰身纤细,好像裹上了素帛,牙齿整齐有如一串小贝,她笑一笑,阳城和下蔡的市民基本上就被迷坏了。
这样富有杀伤力的超级美女暗恋我宋玉,趴在墙上偷窥我三年,我宋玉面对如许艳福,却正眼都懒得瞧一下,我好色吗?天下第一美女我都不稀罕,还稀罕你后宫的美眉吗?
宋玉紧接着把矛头指向造谣者登徒子:大王你瞧瞧那个登徒子,他才是好色之徒,他老婆那副尊荣,蓬头垢面,嘴唇外翻,走路一瘸一拐,登徒子居然还跟她生了五个孩子。
宋玉估计有点冒火了,把登徒子太太损得实在不堪。楚王也被恶心得听不下去了,于是相信了宋玉,置登徒子的谗言而不顾。
宋玉不是通过是非来表明清白,而是通过品位来表明清白。他拉高自己品位的同时,也降低了敌人的品位。话讲得漂亮,事情也讲清楚了。这文艺男真是名不虚传。
希望我们网的相关分享可以帮助到您!